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霸屏兩會熱詞;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項任務中🙋🏻,“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位居首位。高等教育作為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關鍵匯聚點,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環節。基礎學院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好學校培養高質量裝備製造業人才的工作任務,3月27日,邀請上海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宣講專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博導高帆教授📈,為學院300余師生作專題報告“新質生產力:理論闡釋與發展路徑”🪣。
基礎學院黨委書記曹英在致辭中指出♿,意昂2平台始終堅持“四個面向”,主動作為,融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圍繞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推動學科專業結構布局調整🔔,努力培養國家、行業重點領域急需人才👨🌾。學校立足上海🧑🏿💼,深度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格局,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曹英寄語大一新生將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踩著新時代的鼓點揚帆起航,用奮鬥青春書寫使命答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曹英致辭
高帆在報告中從歷史視角、認識視角、現實視角、技術視角分析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對生產力規律深刻認識的邏輯必然;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回應內外部環境轉變的重大舉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適應科技發展大趨勢的主動抉擇📊。他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為基礎,提出了一個理解“新質生產力”內涵的分析框架,並基於該框架闡釋了新質生產力在結果、要素、要素組合💆🏿、產業形態以及保障等維度的含義,進而對“新質生產力”和一般生產力進行了內涵比較。他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先進的生產力質態,其在生產力構成的各個維度中均出現了重大轉變,且以新型生產關系為發展的重要條件🚭。高帆指出🤺,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須統籌科技創新和製度創新🪃,特別是要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在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組合中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高帆作報告
學院院長馬軍山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新質生產力是具有時代內涵的新經濟概念,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極高價值。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時代新征程上👬🏼,高等教育只有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源源不斷打造創新型人才隊伍👯♂️,才能將高素質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隊伍保障🤚🏼。
馬軍山總結
“復興之路”大思政課講座是基礎學院新推出的理論學習品牌,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校黨委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工作任務🏷,創新思政教育工作載體,引進名師大家,打造大思政金課,夯實思政工作實效性,從而引領大一新生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四個自信”🥴,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供稿🤌🤰🏼:基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