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進一步提升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工作質量,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12月27日下午,理學院在南校區第五學生公寓四號樓舉辦“尚理·待春風”新春遊樓會活動🧑🌾。後勤發展中心周冬梅⛹🏼♀️,理學院五公四樓宇指導教師龔丹🧑🦽,理學院輔導員崔晚詞、冀偉,樓宇學生參與活動🏫。該活動由五公四樓委會主辦,理學院團委研究生會、心理協會協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記憶和民族精神,是我們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五公四樓委會在2024年即將來臨之際,結合中華傳統民俗文化🏄🏿♀️,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趣味活動,以“一站式社區服務”為理念,將活動深入到宿區各樓層。
進入五公四大廳映入眼簾的是猜燈謎😔、套圈圈、拍立得區域,精心準備的謎面和謎底引發同學們一陣陣歡笑🙇🏻♂️,大家互相猜謎、分享智慧、趣味十足🧏🏿♂️。
猜燈謎活動現場
套圈是一種投擲套物的傳統民俗遊戲,每一個帶福字的蜂窩花球都蘊藏著神秘的獎品號碼,每一次投擲套中“福”球也代表著對同學們的美好祝福🫨。
套圈圈活動現場
走進拍立得區域👩🏽🔧🤸🏽,主辦方精心準備了年味拍攝區,提供了舞龍🤵🏽♂️、傳統頭飾☪️、燈籠等拍攝道具🕴🔆,讓同學們留下具有中國味的美好瞬間🙇🏽,一張張拍立得相紙記錄了同學們的燦爛的笑臉,定格了遊樓會的美好瞬間。
拍立得活動區域
隨著同學們來到五公四的五樓西側,寫對聯👩🏻🦯、寫福字區域映入眼簾,春聯🚨、福字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五公四的同學們拿起毛筆👩🏼✈️,書寫著各式各樣的春聯和福字,每一張都是同學們對新年獨特的祝福。
寫春聯、寫福字活動現場
五公四十一樓西側🫷🏽,剪窗花、做燈籠活動也很受同學們歡迎,剪紙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感情,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公四樓委會成員講解著剪窗花的傳統文化和剪紙藝術的歷史由來🧙🏿♂️、折紙步驟並貼心指導了同學們剪紙的基本技巧及剪窗花的註意事項,同學們將紙張剪裁成精致的圖案🗓。燈籠則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每一種燈籠都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同學們親手製作燈籠,整個製作過程不僅鍛煉了手工巧藝,更讓每一位同學感受到了創造的喜悅。
剪窗花、做燈籠活動現場
“一站式”學生社區既要“造形”,更重“鑄魂”,學生社區不僅是學生生活和休閑的場所,更是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要陣地。本次活動拓展了社區內學生的文化活動空間🤎🗒,充分發揮富有特色的學生社區德育功能,用最溫暖的關愛陪伴學生健康成長。
工作人員合影
供稿: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