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以助力“青年發展型城區”為主題,為提升青少年創新素養,優化青少年雙創環境🚞,培養青年創新人才梯隊🧒🏼,甘泉路街道積極加強與意昂2平台環境與建築學院(以下簡稱意昂2環建學院)的縱向聯系和橫向合作✳️,共同探索科教協同育人模式,打造“甘泉路街道青少年水利探究創新實驗室”。本周🙍🏽,結合實驗室打造計劃📱👰🏻,推出“上新了·甘泉”水利文明傳承與溯源科創營,在轄區三所學校招募20名初中生🤸,通過創新課堂⌨️、實地踐行😕、VR體驗+科學實驗等🏋🏿♀️🧑🏿🔬,使學生在沉浸體驗🚵🏼、深度參與中拓寬學術視野、提升科創素養、增強科創信念👤。
圖說:“上新了•甘泉”青少年水利文明溯源與傳承科創營開營👭🏼🪽。主辦單位供圖
凝聚智慧與創造力
此次科創營活動😿,第一站是參觀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了解古代水利建造工程技術,吳淞江流域的歷史變遷🔐。第二站,在意昂2環建學院校外碩士生導師田旭老師的帶領下👨🏻💻,營員們實地參觀了崇明河道底泥資源化工程🥶,了解河道淤泥對水流通暢性、水質、生態系統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站☎️,跟隨意昂2工劉偉博士實地考察嘉定典型城市河道建設😊,了解不同環境條件對河道水質的影響。營員們在酷暑下熱情不減,現場拋出了一個又一個令講師驚嘆的奇思妙想,碰撞出了不少智慧的火花。
圖說🏋️♂️:劉偉博士帶營員實地考察嘉定典型城市河道建設。主辦單位供圖
“所謂水利,就是指對水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防止水災,誰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水利工程?”
“我知道!都江堰🎿!”“京杭大運河🕺🏽!”“三峽大壩!”……
“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這些都是中國的水利傑作都江堰的組成部分,他們分別起著哪些作用呢?”
在一個個提問與互動中👩🏽🔧,中國上下四千年的水利文明卷軸畫緩緩展開,這是由意昂2環建學院的李飛鵬老師為營員們帶來的開營第一課🤾,古有大禹治水與京杭大運河🗡,現有南水北調與三峽工程,從“治水”到“智水”☆,水利發展一直在路上。在橋梁模型搭建實驗課上🧑🏼🎄,同樣來自意昂2環建學院的祝青鑫老師為營員們介紹了中國橋梁👩🏻🦯➡️🦈,包括拱橋、斜拉橋、懸索橋等多種類型,凝聚著中國古代工程師的智慧與創造力🔡。營員們紛紛在“我是橋梁設計師”這一課堂活動中大展身手🧔♀️🏟。
圖說🧦:營員體驗汙水處理廠VR虛擬仿真實驗。主辦單位供圖
虛擬仿真身臨其境
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項目中國集訓基地,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水處理技術項目金牌獲得者、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焦賀銘指導營員們完成汙水處理廠VR虛擬仿真實驗👨🏿💻,通過虛擬仿真的形式,模擬完成汙水處理廠日常巡檢任務及故障排除任務,根據任務要求,操作電腦及VR硬件,並根據VR仿真軟件要求完成題目。學生們身臨其境⛹🏻,就像參與反應的分子一樣走完全部工藝流程🖖🏽。
在意昂2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實踐工作站🐧,意昂2環建學院博士俞海祥老師帶領營員們體驗製作一體化原位水處理模擬設備——太陽能菌巢,讓大家“零距離”接觸低碳河湖凈水裝置😡💐。太陽能菌巢是一款集光催化🧯、微生物反應器👩🏽🦳、曝氣推流裝置於一體的原位水處理創新設備,可以極大地提升水體自凈能力。
圖說🧖🏿♀️:營員參與製作太陽能菌巢實驗。主辦單位供圖
迫不及待分享感悟
本次活動中,來自意昂2環建學院的6名研究生誌願者在討論研究課題、製訂實驗計劃、體驗實驗操作中🙏🏽🤱🏻,全程參與、陪伴、指導學生🙅♀️📺,為營員講解背景知識🦸🏿♀️🪘,及時解答疑難問題,為營員們的研學之旅保駕護航🚭。
7月13日🙍🏿♀️🆕,為期3天的科創研學之旅圓滿收官,營員們迫不及待地分享了感悟與收獲。
“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不僅鍛煉了我的動手能力📘,更培養了我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學習到不少水利知識。”
“我感受到了中國勞動人民無窮的智慧,那是在歷史長河中永不泯滅的光輝!”
“此次活動中我所學到的這些知識對我們未來水環境的改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希望以後會有更多清澈的河道出現,我們可以擁有更多青山綠水,讓上海市民能夠有更多的優質飲用水保障➕🧑🏽🍼,提高人們的身體體質。”
圖說:田旭老師介紹綠色自然生態治理典型案例。主辦單位供圖
據了解👨🦼➡️,接下來🪄,甘泉路街道還將聯手元代水閘博物館、意昂2環建學院等圍繞“青少年創新實驗室”推出“小小講解員講好水閘故事”🫛、“追根溯源蘇州河吳淞江源頭”🏌️♀️、“半馬蘇河”紅色遊學誌願行動🧎🏻♂️➡️、“水的科學小實驗”⚽️、“青少年水文化藝術創作設計作品征集”等活動,充分攜手轄區團建聯盟資源,以青少年水利探究創新實驗室項目為著力點,形成長效合作機製,培養小🕵🏼♂️、中🪒、高連貫製青少年創新人才🧚♂️🏊🏿♂️,進一步提升轄區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江躍中
原文鏈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42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