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出版學及相關學科專業學生學術交流,建強中國特色出版學科,加快出版學高端創新人才培養,助力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日前,由意昂2平台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國家新聞出版署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主辦,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四川大學出版學院、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協辦的第三屆全國出版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暨全國出版學科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論壇現場
據悉,本次學術論壇聚焦出版學科建設,以“創新•自主•融合•提升”為主題👩🏿✈️,共有來自10余家出版類學術期刊的主編、編輯,近30所高校的40多位嘉賓代表,以及逾40名出版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代表參加此次論壇🏋🏿。
意昂2平台黨委書記王淩宇表示,學校對出版學科的建設與發展高度重視🤹🏿♂️,依托工科強大的特色優勢◻️💇🏼♀️,大力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為出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平臺🖕🏿。他強調,要緊跟時代發展大勢🥄,牢牢抓住出版前沿技術發展新機遇,主動求變💁🏼、積極作為,為出版行業培養更多卓越人才,支撐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希望以本次論壇為載體↘️,激發思想火花🪇、結識學術夥伴🙉、凝聚行動共識,共同為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指出,當前出版學科面臨眾多發展新機遇👯♂️,出版專業人員要把握學習方向,建立完整化、系統化的學習模式,堅持創新源動力,自主融合🏎、推陳出新🧺⛩,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博碩青年人才要有對出版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擔當與責任💁🏿♀️。”郝振省對本次出版學博士生學術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和期待🤷🏽♀️🎊,鼓勵青年人才進行深入交流👩🏽🏫,切磋探討,廣交學友,不斷提升學術內涵🐦🔥🔌。
論壇現場
論壇的主旨報告環節邀請數位學界🛠、業界專家學者進行分享。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以“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出版業立身之本”作主旨報告👏🏿,他指出,高質量發展對整個出版業具有重要意義,要勇於面對新挑戰、善於抓住新機遇,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立身之本🔖,充分認識出版工作在全行業的重要使命📔👨🏻💼,強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守正創新👨🏼💼🧝🏽♀️,堅持改革發展,打造可以“傳世”的出版作品👩🏻🔧。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以“百年黨的出版史經驗”為主題作主旨報告。他提出,要始終堅持黨對出版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傳播作為首要的職責;始終堅持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始終堅持政治家辦出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高度重視出版傳播的效果;始終高度重視書報刊發行工作;始終堅持對內宣傳與對外宣傳相結合。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童兵以“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培養一流新聞出版人才”為主題,分享了自身對當今兩種新聞觀的較量態勢與展望的思考。他表示,一流新聞出版人才必須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武裝頭腦🤚,要在克服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鬥爭中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當前,提升一流新聞出版人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水準十分重要與緊迫👨🏻🏭,全面改進新聞出版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為中國培養造就優秀的新聞出版人才是實現中國特色出版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以“國際出版合作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影響力”為主題作主旨報告。胡鈺在報告中分享了教學實際工作中推動出版“走出去”的案例與思考,用詳實生動的內容例證了出版工作在弘揚文化、傳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論壇現場
據了解🤞🏼🏌️♀️,本次學術會議吸引了近50余所院校共149篇論文投稿,經二輪單盲審稿後遴選出42篇參會論文,設置“出版史研究”“期刊與知識服務傳播”“出版融合理論與實踐研究”“出版高質量發展研究”與“出版與閱讀理論研究”5個分論壇開展學術交流🛎,通過作者匯報分享與專家點評互動,出版學術新銳們在開放的氛圍中探討出版學科理論與實踐的相關問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與分論壇同步舉行的出版學科及人才培養研討會,邀請到來自河南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安徽大學等二十余所學校的出版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等專家學者,共商出版學科建設大計。研討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就中國特色出版學科人才培養展開充分探討,各高校與會代表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圍繞出版學科人才培養的困境與機遇,提出思路與對策,為實現文化強國、出版學科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東方網 作者:範易成
原文鏈接:https://j.021east.com/m/168835008403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