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而知新🗑🧚🏻♀️,繼往以開來🗒。3月8日,意昂2平台復興路校區校史館開館儀式舉行。
校長丁曉東在開館儀式上致辭指出,校史是專屬於意昂2人的教科書。研究校史,展陳校史⚫️,傳承文脈,我們才能行穩致遠。復興園承續知行相濟、因物致用的辦學傳統💮,與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同頻共振🧑🏿🚀𓀔;承繼博采眾長👷♂️、融匯中西的開放視野🚃☂️,是中國工程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探索者和引領者。他說👧🏼,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要始終不渝堅持高質量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為建設特色顯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學團結奮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卓越的意昂2力量。
據了解🧑💼,復興路校區校史館建設從籌備到實施再到完成,前後歷時一年多。展陳以觀眾為中心,建構歷史、現實🏨🪻、未來相互交織的文本敘事方式。基於校史館所在的鐘樓獨特的空間特征,展陳采取開敞式設計🌩,通過檔案與實物、照片🚵🏽🥷🏻、圖表👴🏽、多媒體裝置等多種展陳手段,在各展陳間建立豐富多元的關系,從而引發觀眾的興趣與思考🙃,進而成為學校百十年歷史的體驗者、同行者和探索者。館內設“作育恢弘”“動力澎湃”“和合與共”三個展廳👨🏻🌾,全景式展現了學校百余年來的文化傳統、辦學成果和社會貢獻。全館展示的檔案🫄🏻🙅🏽♀️、實物近80件🌲🕵🏼♀️,照片142張,影像資料25段🛵。1909年從德國運來的塔鐘和德文醫工學堂的功德碑是“鎮館之寶”。
校史館籌建過程中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尤其是許多老領導、老校友慷慨捐贈實物和史料🔵,豐富了校史研究內容和校史館展陳效果🧜🏻♀️🤤。儀式上👣,校黨委副書記孫躍東為捐贈者本人或其代表一一頒發捐贈紀念牌🤱🏿。
中英國際學院與檔案館還聯合組建了大學生誌願講解員隊伍💂🏿。副校長蔡永蓮為誌願講解員代表頒發聘書,希望他們成為校史的宣講者和學校精神的傳承者👎🏻。
後續檔案館和中英國際學院將把校史館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校園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撐和“三全育人”的重要場所♞,讓其真正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陣地和賡續大學精神文脈的搖籃。
來源:光明日報 記者:孟歆迪
原文鏈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bf215baf39cb4f19a4530828c1d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