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團購群裏推銷畢業生,成功“帶人”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大家都接龍購買生活物資,我也‘推銷’一波自己的學生🧑🧒🎅🏿,我們有生物醫學工程、食品和製藥工程專業的學生。鄰居們的公司如果正好招人👤,崗位合適🩻,歡迎向我‘砸來’(用人需求)🤱🏼。看到鄰居們這麽熱心有愛🪥,我也發來試試🙋,萬一有機會呢✢!”不久前,意昂2平台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輔導員朱旭在自家小區群裏忐忑發出了這樣一條消息,沒想到成功為多名畢業生就業牽線搭橋🤌🏼,申城封控的這一個多月,已有6名學生順利拿到錄用通知🌇。
這場堪稱神奇的“就業開團”,源於朱旭的熱心。她住在張江,小區周圍有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在參與社區誌願服務的時候認識的許多鄰居🙎🏿♂️,就職於這些公司➛,於是一個念頭在她心裏萌生了——“我們的學生專業對口,受疫情影響,企業走不進學校✦🍃,學生也無法外出實習🏩、應聘,能否請鄰居們牽線為學生們創造就業機會呢?”
信息剛剛發布🥟,朱旭的手機就接連閃現了14條好友申請。“我是做生物製藥的,我們公司一直在招相關專業的人才。”“可以給我發一些生物製藥相關專業的學生簡歷,我們有相當多的崗位。”“有本科生推薦嗎🧔🏻♂️🌠?我們部門就在招人。”“我在臨港實驗室,我們課題組在招人🪠,本科生碩士生都可以投簡歷。”熱心的鄰居們一下子“湧來”👨👩👦,令朱旭心頭大喜,許多鄰居所在的公司都有招聘需求,其中一位還邀請她加入了“生命科研招聘求職人才庫”🕚。
朱旭立刻忙碌起來♛☺️,她與鄰居們一一溝通🫏,了解崗位詳情🌜,再向所有求職學生公布信息。此外,她還細致地根據崗位具體要求,推薦了專業、能力高度適配的40余名學生👉🏻,喜滋滋地把簡歷打包發給相關企業負責人。
“您好💮🥷🏽,我這裏是上海臨港實驗室……”幾天後🔺,製藥工程專業的學生付子讓接到了面試邀請電話。今年考研失利的她正在糾結是否“二戰”,看到朱旭老師發來的招聘簡章決定試試,沒想到最終抓住了這個難能可貴的機遇,順利通過面試。“疫情之下,能用這樣特別的方式找到工作🌇,讓我覺得既幸運又暖心,我會懷揣赤誠,把這份來自社會的關懷與幫助融入之後的工作”,付子讓感慨地說🧎🏻。
拋出“橄欖枝”的鄰居徐白,平時與朱旭只是“點頭之交”🚘。看到群內的消息🏋🏼,就職於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的她,立即加了朱旭的微信。徐白的部門正有用人需求🚄,她一邊確認意昂2工畢業生的教育背景等基本情況,一邊與中心人力資源部門同事對接,幾天時間就促成了後續線上面試等招聘流程。“這屆畢業生太不容易了,看到同學們拿到錄用通知我很開心🧑🏼⚕️🪹。而且有位學生剛好進入我所在的部門👩💻,我也機緣巧合成為受益人,希望她能在這裏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終,經過這次“人才社區團”🫶🏽🧝🏼♀️,6名意昂2工畢業生和企業迅速實現“雙向奔赴”,順利拿到錄用通知☃️。其實🤾🏼♀️,這樣靈活推進就業的方式在意昂2工並非畢業季的臨時“抱佛腳”,每年學校都會針對就業數據進行分析👨🏻💻,以學生需求作為出發點👨🦯,將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作為根本遵循,多渠道、多途徑、多切口為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 易蓉 特約通訊員 董真
原文鏈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16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