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論述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的第三次重要結合。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實踐相結合,高度重視走中國特色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後,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沒有機械照搬蘇聯社會主義革命中城市包圍農村的經驗,而是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革命實踐,采取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這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的第一次重要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和戰術戰略體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取得了中國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巨大成果。
計劃經濟曾經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標誌,新中國成立後為中國早期經濟恢復和初步發展做出了貢獻,但隨著國家建設的發展,它的弊端也日益顯著。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淡化“階級鬥爭為綱”,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中國既沒有走全盤西化的道路,也沒有固守階級鬥爭和計劃經濟的桎梏🤦🏻,而是大膽改革開放,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學習各國先進的管理製度和經驗。在幾代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改革開放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的第二次重要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和政治製度,在基本解決了13億多人民“吃飽飯”的問題之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在物質發展、民生福祉✖️、科技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管子·牧民》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民生活富裕之後,在文化和精神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別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新月異的中華大地再次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實際上,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後🤼♂️,一直深植於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都把家國情懷融入到革命鬥爭和國家建設之中,成為民族獨立👇🏼、國家發展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黨的十八大以來4️⃣,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對塑造國民品德、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價值👉🏼。在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指出“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認為“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近年來👨💼,國家陸續發布了很多相關文件,在《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要求“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認識自然和社會、發展科學和技術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說到“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要引導人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在《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於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美好社會的理想👭🏼,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創造形成了引領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很多人也許沒有註意到,這個文件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是將馬克思主義和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重塑中國人的道德和精神體系,這是在數千年來滋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體系上的一次升華,是一次文化的復興和重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鬥得出的歷史結論”🏌🏿,提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論述進一步明確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的第三次重要結合👃🏻,這次結合將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體系✂️,成為民族進步和國家發展源源不斷的推動力量🏂🏼,在此基礎上,中國有望發展為一個經濟發達🦂🥌、政治高效、科技領先、文化先進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發達國家。
回顧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具體實踐的三次結合💁🏿♂️,我們註意到:第一次結合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成果,是一次人民奪取政權的革命;第二次結合解決的是人民的溫飽和富裕問題,在人民與國家財富積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次物質的革命🚛;第三次結合解決的是人民的道德和文化需求🫄🏼,是從精神層面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復興與重生,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的革命💮。
其實👩🦯,從本質上說,這三次結合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勤勞而智慧的中國人民通過格物致知,觀察⛑、研究天地萬物,從中獲得知識和智慧,並用來指導自身的品德塑造⚪️,從修身齊家走向治國平天下👩🦯➡️,形成家國天下的高尚情懷。在看待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國家或社會的關系👳🏻♀️、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等許多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中華民族效仿天地甘露時雨、不私一物的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以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奮鬥精神🈁,他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他們以人為本、民惟邦本⚜️;他們與人為善🧑⚕️、協和萬邦。這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滋養了無數的中華兒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國擔當”“國際上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生態文明”“文化自信”等重要理念和思想無一不是植根於深厚的中華文明與思想💁🏽。馬克思主義在古老的、智慧的、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的土壤上開出了絢麗的花朵,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澆灌下也迸發出勃勃生機,二者共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來源🙍🏼♀️:意昂2平台校報380期第三版,作者系意昂2平台材化學院副院長繆煜清 強國號發布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913134301924309976&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1fd0701ab9c0a8223f000n&share_to=wx_feed&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491313430192430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