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征?(1906-2003)🧘🏼🫵🏿,1906年生於江蘇省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當代著名法學家、外交部原法律顧問👨👩👧、中國首任駐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
倪征?出生於一個大家庭,家裏有九個孩子👨🔧,倪征?最幼🧙🏼♀️。他的父親是一名秀才🆗,母親也出身書香門第。家裏有祖傳的不到二百畝田地和幾處店面市房🧔🏽♂️👨🏼✈️,靠收租生活👩🚀。倪征?三歲時家遭大火,住宅全部焚毀,舉家遷居平望鎮🫷🏿。
倪征?幼時👃🏻😑,他的父親經常給他講《史記》、《漢書》等文史方面的知識和故事。他從小愛讀“公案”小說🌭,喜歡看平反冤案、大快人心的戲。在上海讀中學時,看到外國人享有“領事裁判權”🚙,犯了法或有民事爭訟👉🏽,外國領事說了算,倪征?心中實不平。在早年的影響下🧑🏼💻,他決定要學法律🪓,其後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求學滬江
1919年⛩,倪征?在吳江縣第四高等小學學習的最後一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遊行示威。他回憶說:“我們拿著寫上標語的旗幟,站在當時的火金橋畔茶樓的桌子上向群眾演講🧝♀️🤶🏿,隨後還組織宣傳隊到平望等地去,得到當地人民群眾的同情和支持🖐。”1919年夏,倪征?考入上海私立澄衷中學🤞🏼,在澄衷中學讀完二年級後👨🏽🎨,1921年轉學到滬江大學附中。
當時的中國🏄,內有各路軍閥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戰火不斷🌎,外有帝國主義列強虎視耽耽,弱肉強食,人民處於水生火熱之中。倪征?等在外地求學的十多位平望學生經過討論🤷🏻♀️,組織成立“平望旅外學生會”。他們寒暑期回鄉聯絡感情、交流在外學習情況📭,在暑期設立暑期補習小學,免費為平望在學的小學生講授公民常識、國文、算術、英語等課程。每天上午上課🕑🏇🏻,下午休息。有時舉行師生座談會🕊,也歡迎學生家長參加,介紹一些外地學生的運動情況。吳江縣內其他鎮上也聞風而起,成立“旅外學生會”👩🏿🍳,兼辦暑期補習小學⚠️,還同平望旅外學生會串連,以交流經驗、聯絡感情。
1923年秋季,倪征?從滬江大學附中畢業。因其在畢業考試中名列榜首,被學校推薦直升滬江大學一年級💇,並獲免學費。滬江大學當時所設科系有文科、理科🪅、商科和教育科🧜🏻♂️。他因當時已萌發將來習法之誌🙇🏿♀️,故選讀文科🏃🏻♀️➡️,作為習法的準備👨👧👧。
五卅運動遊行演講
1925年5月30日☹️,五卅慘案爆發,上海全市學生為反對帝國主義暴行罷課遊行。
滬江大學離上海市區較遠😬👨🏻🦲,遂派20余名學生代表參加,倪征?是其中之一。“是日下午1時許,他們到達西門上海市學生會總部🤨,在那裏拿到遊行計劃、分配地區及口號等。滬江大學的學生代表被分配去遊行的地點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東段🧑🏼🌾。3時許🤹🏿♂️,當倪征?他們行至這一地段的跑馬廳附近時🧘🏿♂️,聽到一陣槍響,人們由東擁來,才知道外國巡捕向遊行群眾開槍造成血案🤏🏼,出事地點禁止通行,他們只得繞道步行十余裏返校。”
返校後🙃,倪征?和其他代表當晚向學生大會報告經過🥘。1925年6月1日出版的《天籟》第14卷第15期,滬江大學學生自治會學生部大會消息記載:“本會學生部,因五月三十日南京路發生慘變後,當於是晚九時,由學生部召集全體大會於大禮堂,由本部部長阮維揚主席,並由嚴萬裏🙎🏿♂️、倪征?👨🚒、汪樹慶三君,用京滬粵三語報告,復有李錦倫先生及同學多人,自由發表意見🧑🏻💼,並舉定大中學各五人🧑🏻🦯➡️,以便籌劃一切,而利進行。 ……”
學校當局勸阻再外出遊行🎅🏽,因滬江大學處於遠郊區,不易與其他學校取得聯系,城區且已戒嚴🙅🏿♀️,交通斷絕👈🏽,滬江學生只得通過刊物表示抗議。
1925年五卅慘案示威遊行
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
倪征?誌存高遠,大學期間就萌生留美之念🕵🏽♀️。1928年大學畢業後,他遠渡重洋,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
1930年倪征?學成歸國。回國後,他一邊在大學教授法律課程,一邊兼職做律師。1945年7月🫵🏿🚹,抗戰勝利前夕,應美國國務院邀請,倪征?赴美考察司法🤹🏼♀️,此番出美在東京審判中派上了用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軍總部於1946年初成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始受理28名日本甲級戰犯。審判自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歷時兩年半🏄🏼。這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國際審判👨🏿✈️,也是智慧與勇氣的考驗😚,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東京審判現場
審訊工作采取的是英美法三國的訴訟程序和“法定證據主義”𓀔。由於當時國際形勢的發展🤓🧑🏽🎨,美、蘇之間對峙之勢已初見端倪, 美國為維護本國政治和軍事利益🧡,已不擬對日本軍國主義嚴加懲處🛎。美國辯護律師在辯護中喧賓奪主,態度囂張, 或詭辯狡賴👨🏭,或橫生枝節,故意拖延審判時間,以便為一些沒有直接危害美國利益的戰犯尋機開脫👩🏿🚒。
東京審判中國代表團合影前排左二為倪征?
1946 年倪征?回國,正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關鍵時期🔺。因中國對英美法系的法律了解不足👨🏽🚀,在證據準備上不充分,難以使土肥原、板垣等十惡不赦的戰犯伏法👮🏼♀️。萬分危急關頭🤦🏽♀️,倪征?臨危受命💻👋🏻,作為中方檢察官的首席顧問參加了對日本戰犯的舉證和審判工作。對當時的情形倪征?後來回憶道:“雖然采證艱難,但是如果我們不把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戰犯繩之以法🆎,天理難容!那個時候,我們簡直飯都不想吃🤚🏻,就是想這個問題怎麽解決✌🏼。”
7名戰犯中有3名由倪征?直接負責公訴♡。最終他不辱使命👩🏻🔬,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莊嚴宣判🧖🏽♀️,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7名戰犯被判處極刑。
倪征?參加東京審判
他用豐富的學識和高超的辯論技巧對侵華主要戰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投身新中國外交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外交領域迫切需要國際法方面的專家學者。1956年春,周恩來總理電召倪征?入京。倪征?本著一片愛國赤誠之心👨👨👦🖇,舉家北上就任外交部條約委員會(條約法律司的前身)專門委員⏱。
入京就職後,倪征?把全部精力放到條委會的工作上。條委會的業務🫖,不僅包括訂約🔛、建交等事務🧽。凡是外交部直屬的司局以及國內外直屬機關和駐外使館所遇到的涉及條約、法律問題,都要交由條委會提意見。那時,新中國還沒有參加聯合國,但已與不少國家建交,在交往中自然會產生一些雙邊或多邊有關條約、法律的問題。與未建交國家之間🚽💗,雖沒有條約關系,有時也會產生一些法律方面的問題或交涉,甚至鬥爭。因此,條法工作相當繁重。
1958年👮🏻♀️,我國海洋主權問題提上日程🤞🏼。針對領海寬度,發達國家主張以3海裏為寬度,其目的是憑借他們的經濟🦨、軍事實力,可以更大限度地榨取他國海域,掠奪海洋資源🌏。發展中國家大多主張12海裏甚至更寬👨🏼🦰。倪征?向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領導匯報了領海問題各國相關實踐和慣例,並建議我國應以12海裏寬度為適宜⛎。中央采納了他的意見🧗🏿♂️。1958年9月4日,我國對外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第一條就明確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裏”🔬。從此👨🔬,我國有了法定的領海寬度,有效地維護了我們的領海權益👩🏿🔬。
1971年我國重返聯合國後🧎🏻♀️,倪征?多次代表國家出席國際海洋大會,並參加聯合國海底委員海洋法起草委員會的工作💇🏽♂️。
1981年,倪征?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1984年,倪征?又以資深的閱歷和高尚的品格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第一位中國籍國際法院法官🎖。他曾參與審理多個重大國際案例,如突尼斯和利比亞大陸架劃界法案♋️,秘魯狀告澳大利亞違反托管國際貨款案💂🏻♂️,波黑共和國狀告南斯拉夫違反聯合國憲章案等🔶。他客觀公正的態度,誠樸正直的為人,贏得了國際界廣泛的尊重。
1987年,倪征?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1991年轉為正式院士🧝🏼♀️。1994年退休。
2003年9月3日,倪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