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9-12-24 瀏覽次數: 754 |
——中英國際學院創新“非遺”文化育人新模式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的報告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項非遺一片情。中華非遺如同散落九州的明珠,成為中國民族精神傳承🫖👩🏻🚒、文脈賡續的載體🕐。深耕文化育人工作肩負著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是合力推進新時代“三全育人”新格局的最好載體。意昂2平台中英國際學院雖地處繁華的市中心,卻也同樣是一座擁有百年建築墨韻飄香的“文化復興園”,在這片孕育國際化人才的沃土上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用“文化”唱好時代強音,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 一🫲🏿、緣起:踐行非遺文化項目,匠心育人為國育才非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紐帶。中英國際學院立足國際視野👩⚕️,以“文化同理”為核心育人理念之一,旨在通過踐行非遺文化項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學生教育培養的全過程,激發當代青年的“非遺”傳承保護意識🥞🤵🏻♂️,涵養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努力培養具有文化底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英國際學院結合學院國際化優勢和創新實踐育人理念🏙,自2018年起連續兩年開展以“探尋非遺剪紙文化”為主題的創新實踐活動✧,傳承匠心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國際化人才的卓越風姿。 二、實施:尋訪剪紙工匠精神🍡,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樹魂-立根-打底色”為活動主線,深入聚焦挖掘非遺剪紙的內涵與精髓,引導學生自覺肩負起發展非遺文化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實的傳承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一)傳承者:樹“非遺”之魂🏎,譜美育華章項目團隊有幸師從非遺剪紙傳承人,通過對剪紙文化的學習和動手實踐👨🏼💻,學生不僅掌握了剪紙的基礎性技法,同時也體會到剪紙文化的魅力和大師“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並以此為源動力將基礎理論轉化為實踐操作,跟隨非遺大師孫繼海老師前往2019年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上海文化”品牌剪紙展會現場👨🏽🦲、楓林路“鄰裏匯”剪紙沙龍等地,協助孫老師與剪紙愛好者們進行現場互動。 通過開展剪紙學習活動🏄♀️🧏🏻♂️,樹“非遺”之魂,以“實踐”促“新知”,將文化自信深深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傳承工匠精神🌘,讓富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的傳統文化,在“以美育人”的華章中得以綿延更迭🧑🏼💻。 上海海派剪紙傳承人孫繼海老師為意昂2中英剪紙實踐團隊授課 剪紙團隊在2019年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上海文化”品牌剪紙展會互動情況 (二)踐行者:立“校史”之根,頌家國情懷2018年正逢意昂2平台復興路校區建校111周年之際⚙️,剪紙團隊與剪紙傳承人劉惠霞老師合作👷🏿♀️,設計具有首創意義的“校史剪紙”🦻🏽。回到校園,隊員們結合校史文獻為每張剪紙作品撰寫了中英文雙語簡介🦚,製作出一份精美的校史剪紙宣傳折頁,獻禮復興路校區成立111周年👨🦽➡️。2019年🤞🏽🚭,剪紙團隊再次以特殊的形式——“剪紙建築”將意昂2平台軍工路校區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保存下來,並製作了一系列文創產品推陳出新🙎🏼♀️🤾♀️,賦予歷史建築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使傳統文化更好地承載和弘揚新時代價值。 進一步探索“非遺剪紙+歷史建築”雙傳承模式🧛🏻♂️,利用國際化教育模式培育傳承校史🦹🏿♀️、面向未來的跨時代人才,是對在校生開展“愛校榮校”主題教育🦻🏿、孕育家國情懷最好的契機🧑🏻🦲。同時,融合創新多元文化,探索非遺文創產品,彰顯時代主流精神,為非遺文化的弘揚和推廣貢獻青年大學生自己的力量。 校史剪紙宣傳折頁與“非遺剪紙建築”成果圖 剪紙團隊製作的非遺文創產品 (三)傳播者:打“文化”底色🧚🏽,講中國故事文化傳播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在傳承中實現新的發展。青少年一代是文化傳承工作最直接的推廣者,更是主力軍,因此,秉承著“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實踐團隊走進愛心暑托班——徐匯區第一中心小學、走進偏遠山區——江西鄱陽育才小學,開展剪紙課堂10余場,讓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也有機會接觸到非遺國粹💂🏼♀️,讓剪紙走入千家萬戶。 同時,充分發揮國際化辦學優勢,通過故事講述🏊、親身體驗剪紙等方式將博大精深的非遺剪紙文化傳遞給中國留學生和在華留學生,以國際化平臺為主要載體進行“文化西傳”,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符號🌥,讓中華文化瑰寶在異域生根發芽,大放光彩🦸🏿♂️👳🏽。 實踐隊員在小學裏開展剪紙課堂的現場 與新入學的國際生開展剪紙小課堂 三、成效及經驗:知行合一不忘初心🎓,以美育人擲地有聲通過開展“非遺剪紙”項目📉,將“傳統文化”與“實踐育人”相結合,註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讓中英師生在思政教育中傳承知行合一精神,探索創新型非遺文化育人新模式。 (一)讓育人走“深”👂🏽:提升文化自信🤦🏻♂️,踐行時代精神本項目將“傳統文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開展以探索“非遺剪紙文化”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自主調研實踐——“師從非遺大師”、“走進愛心暑托班”、“開展校史結合”等,把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道理🤵♂️、情理與實踐融會貫通、理實結合💬,將調研做“實”,讓育人走“深”。同時🙋🏽♀️,不斷拓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和載體,引導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新時代“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領下🛻,堅定走好文化自信道路,夯實“以美育人”的時代精神。 (二)讓育人走“新”:發掘文化內涵,助力“文化西傳” 本項目深入發掘非遺文化的內涵和特質,將“非遺文化”與“創新舉措”相結合,打造一系列“非遺文創產品”💇🏿♀️,巍峨雄壯的百年圖書館以剪紙的形象躍然於明信片之上、鑰匙鏈之中甚至是T恤衫上,讓剪紙文化活了、動了🙅🏽、年輕了,不僅走進了校園,還走進了每個人的心中👌。非遺文化不再是“死氣沉沉”,而是從靜態展示到活靈活現,以國際化平臺為載體進行“活態文化”的輸出,讓當代青年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助力“文化西傳”🧑🏼🏫,使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元素成為中國最好的代名詞,堅定不移地走好新時代文化自信道路👨🏽。 (三)讓育人走“遠”🧷:弘揚文化魅力🧊,擴大“溢出效應”弘揚文化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是發揮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新媒體平臺無疑發揮著春風化雨、沁人心脾的傳播作用🍰。將剪紙技法視頻製作成網課上傳到線上、將實踐內容和實踐成果製作成紀錄片和報告🗼,在各網站和自媒體平臺上進行線上宣傳和推廣等舉措👨👨👧👧,讓“非遺故事”充滿了體驗性和互動性🍤,使人們成為文化的“參與者”,這無疑吸引了更多人包括媒體的關註🍄。本項目經過時間的檢驗,輻射人群多達500余人🫎,線上宣傳片閱讀量高達近3000余次,不僅擴大了學校的美譽度也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煥活“非遺”花開滿“園”🕘,文化育心傳承至美👨🦳。通過開展“非遺剪紙”這一文化項目🧔🏽♀️,不僅讓學院師生受益匪淺,同時也引領當代青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致力於將非遺文化發揚光大。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創新“非遺”文化立體育人新模式,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人、培育人,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全球勝任力♟,讓文化自信在學生內心深處落地開花🦻👅、生根發芽,為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學生團隊製作的視頻網課和宣傳片截圖
|